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26篇
  免费   6177篇
  国内免费   4246篇
电工技术   5334篇
综合类   4680篇
化学工业   5383篇
金属工艺   3517篇
机械仪表   3341篇
建筑科学   3749篇
矿业工程   1448篇
能源动力   1131篇
轻工业   6572篇
水利工程   1651篇
石油天然气   1446篇
武器工业   472篇
无线电   53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28篇
冶金工业   1704篇
原子能技术   875篇
自动化技术   7650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821篇
  2022年   1952篇
  2021年   2410篇
  2020年   1763篇
  2019年   1160篇
  2018年   1178篇
  2017年   1379篇
  2016年   1312篇
  2015年   2055篇
  2014年   2531篇
  2013年   3168篇
  2012年   3943篇
  2011年   4125篇
  2010年   3873篇
  2009年   3854篇
  2008年   4068篇
  2007年   3972篇
  2006年   3435篇
  2005年   2739篇
  2004年   2075篇
  2003年   1397篇
  2002年   1328篇
  2001年   1308篇
  2000年   1026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7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阿片μ受体对雄性睾酮的影响和外周机制。方法:通过在体动物模型的睾丸内吗啡注射和离体培养睾丸组织的特异性μ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处理,检测血浆、培养基和睾丸匀浆睾酮水平、睾丸匀浆睾酮合成酶mRNA水平、睾丸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睾丸内注射吗啡后血清睾酮水平下降[(722.11±121.02)vs. (346.91±75.31) pg/mL;t=7.898,P=0.001],睾丸匀浆中的睾酮水平下降[(133.61±16.82)vs. (66.56±14.96) pg/mg总蛋白;t=8.941,P=0.001],同时下调睾酮合成酶的表达;吗啡睾丸内注射显著降低睾丸内IGF1蛋白[(7.93±2.13)vs. (2.54±0.74) ng/mg总蛋白,t=7.155,P=0.001]和mRNA[(3.22±1.12) vs. (1.66±0.55),t=3.751,P=0.001]的表达。睾丸体外培养模型中阿片μ受体特异性的激动剂(DAMGO)下调培养基的睾酮水平及睾丸匀浆合成酶、IGF1的表达;阿片μ受体抑制剂(CTOP)则上调睾酮水平及合成酶、IGF1的表达。结论:阿片类药物作用于睾丸Sertoli细胞(支持细胞)表面的阿片μ受体,抑制IGF1的合成,进而减少睾丸Leydig细胞(间质细胞)睾酮合成酶Scarb1(清道夫受体B1)、Star(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3βHsd(3-羟基-5类固醇脱氢酶)、Cyp17α1(17α-羟化酶)和17βHsd(17β羟基固醇脱氢酶)的表达,最终导致睾酮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52.
王丽  付文  林乐智  赵壮鸿 《橡胶工业》2020,67(7):0523-0528
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白炭黑/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研究分散剂B-52用量对白炭黑/N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散剂B-52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t_(10)和t_(90)呈现出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结合胶含量和表观交联密度提高,综合物理性能先提高后有所降低;当分散剂B-52用量为2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3.
尹春园  张聪  孙明谦  林力  刘建勋 《质谱学报》2020,(1):57-65,I0003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在负离子模式下分析3种银杏双黄酮(7-去甲基银杏双黄酮、金松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的质谱裂解途径。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具有相似的裂解途径,均易丢失CH 3OH和CO 2,且该类成分在Ⅰ—C环和Ⅱ—C环发生多种Retro-Diels-Alder(RDA)裂解,可进一步失去取代基,得到相应的特征碎片离子。该结论可为银杏双黄酮类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与传统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采用金属靶作为散裂中子靶的设计不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熔盐堆(AD-MSRs)采用靶堆一体的设计,直接使用燃料熔盐作为散裂中子靶。由于熔盐靶的中子学性能直接影响AD MSRs的能量放大系数、核废物的嬗变和核燃料增殖的效率,所以本研究基于MCNPX程序,详细计算了高能质子轰击氟盐和氯盐两种熔盐靶产生的散裂中子产额、散裂中子能谱、能量沉积分布以及散裂产物等中子学性能,并与液态Pb和铅铋共熔体(LBE)两种液态金属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熔盐靶在散裂中子产额上与液态金属靶有一定的差距,但熔盐靶内能量沉积分布的梯度较小,更有利于靶区的热量导出。与液态Pb和LBE靶相比,熔盐靶的散裂产物中包含更多的气体以及高质量数的α发射体核素。  相似文献   
55.
56.
针对相邻缺陷全聚焦超声成像混叠问题,结合低阶、宽有效频带自回归谱外推方法,压缩超声波时域脉冲宽度,实现亚波长级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成像分辨力。建立碳钢试块模型,设置两个中心间距1.8 mm,直径1.3 mm圆孔,选用中心频率2.25 MHz,32阵元相控阵探头采集全矩阵数据。针对全矩阵数据,选择自回归阶数为2,信号频谱最大幅值下降14 dB为有效频带,建立自回归模型并外推有效频带外的高频与低频成分,随后对全矩阵数据进行延迟叠加处理和TFM成像。仿真结果表明,低阶、宽有效频带自回归谱外推处理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TFM成像后可有效分离中心间距0.7λλ为超声波长)圆孔,保留缺陷横向位置信息的同时,定位误差不超过0.73%。对碳钢试块中相同位置及尺寸的圆孔进行试验验证,定位误差不超过1.06%,有效地提高TFM成像分辨力。  相似文献   
57.
激光立体成形能够实现高性能复杂零件的精确成形,但成形过程中的高温度梯度极易导致残余应力和变形,最终影响构件的几何精度和力学性能。通过搭建基板单边夹持原位热变形测量系统,探究了多道多层TC4钛合金成形件在激光立体成形过程中基板温度、变形的演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扫描策略对构件热应力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构件的变形发展受其热历史驱使,扫描策略对成形件的热变形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关系到地下工程的安全,围岩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地下工程的成败,因此开展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云理论,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完整性系数、岩石基本质量指标、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和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系数作为围岩稳定性分级指标,综合运用DEMATEL决策模型和熵权法获取上述指标体系的组合权重,并选取公路隧道工程20组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建立围岩稳定性分级的综合决策云模型,将其应用于小红石砬子玉石矿5组工程围岩的稳定性分级实例中。结果表明:综合决策云模型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判别准确率可达80%,且优于K-最邻近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判别结果,说明所建立的综合决策云模型在工程实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围岩稳定性分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积分安培-离子色谱法同时测果汁中22种糖、糖醇和醇定的方法。方法在流速为0.40 mL/min, pH值在6.5~8.6,柱温为30℃条件下,在CarboPacTM MA1(4 mm×250 mm)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结果 22种组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除了甲醇外,其他21种组分检出限在0.006~0.203 mg/L之间;在0.50、1.00、5.00 mg/L 3个添加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75.83%~105.8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3%~10.39%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完全适于果汁中22种糖、糖醇和醇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60.
针对舰船燃气轮机复杂高效冷却叶片设计,基于压力修正算法建立冷却叶片一维管网设计方法;通过快速求解可压缩边界层微分方程获得叶片外换热边界,基于参数化的叶片网格生成方法,采用全隐式有限体积的固体导热求解方法,构建了冷却叶片的耦合传热模型,开发了耦合传热计算程序。对某高压涡轮动叶进行多维热耦合设计,确定冷却流路及冷气分布,通过三维气热耦合计算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多维热耦合设计方法对主要流通单元的流量、压力误差小于5%,具备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